以学生为根、以育人为本、以学者为要、以学术为魂、以责任为重

建设研究型、创新型、服务型一流研究生院

我校获批10项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重大工程案例

发布日期:2024-06-25     作者: 张玉娇 刘澈

近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工程案例立项结果,我校申报的10项工程案例全部获批立项,立项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1.案例名称:国产燃机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与智能挖掘技术

案例简介:

燃气轮机是装备制造领域的最高端产品之一,其发展水平代表着国家的工业基础、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也是国家安全和大国地位的重要战略保障。数据是支撑燃机开展持续有效维护,从而保障发动机安全经济工作的关键基础。本案例以燃气轮机的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及应用为主线,全面讲解典型燃机全生命周期数据的管理与智能挖掘技术。涉及燃机性能模型、工况、状态等燃机专业知识,发动机控制、数据实时采集等工业控制知识,以及数据传输、存储、分析等数据工程和人工智能相关知识,是典型的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工程教育案例。本案例选自实际工程问题,有助于学生掌握高端装备全生命周期数据处理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提高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案例名称:大机动无人机自主决策控制

案例简介:

大机动无人机具有强对抗飞行任务、未知飞行环境、特殊机体设计与气动布局等特点,传统飞行器规划制导控制策略依赖于人工经验、精确模型等,直接应用于大机动无人机无法保证自主性、精确性、可靠性。面向我国发展新一代航空武器装备的重大需求,在突破大机动无人机智能自主决策与控制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本教学案例主要目标是培养面向先进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的高素质综合人才,在飞行控制专业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将先进控制理论与实际项目工程案例密切结合,联合飞行器控制技术相关研究所,针对飞翼布局无人机、推矢缩比验证机等,从工程设计、技术研发、功能测试到试飞验证等环节全方位培养研究生的先进飞行器设计与研发试验能力,使其成为服务于我国航空领域导航制导与控制事业的后备力量。

3.案例名称:航空发动机用大规格铸锭冶金质量提升

案例简介:

本教学案例以航空发动机用先进合金铸锭对降低成本、提升质量的现实需求为背景,遵循“1”到“0”的反向应用基础研究原理,从制约航空发动机关键材料与部件研制、生产的瓶颈问题出发,结合凝固理论、相变理论等材料科学基础理论,实现关键技术突破。突破传统凝固理论、多场仿真与材料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枯燥乏味、与工程脱节的问题,从重要工程问题中提炼共性科学问题,重点解析基础理论的工程应用,提升专业学位教学品质与效果。

4.案例名称:高原极端环境智能供氧系统及医学工程应用

案例简介:

本工程案例面向高原极端环境生命健康保障的重要需求,通过自主研发基于人体重要生理体征监测的高原极端环境智能化供氧系统,建立高原智能供氧保障体系,提升现有高原供氧装备水平,助力现有供氧终端智能化、便携化及供氧效能的显著提升。通过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生物材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行业领域前沿学科方向的交叉融合,以创新思维培养、先进技术突破为引领,以培养工程硕博士“解决关键工程问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综合能力及应用需求为导向,提炼工程案例并应用于人才培养实践过程,建设理论与应用结合的培养体系,激发学生开展工程实践探索的浓厚兴趣与创新能力,紧密融合行业领域前沿与理论创新,推动工程实践育人,实现工程领域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生特色培养及价值塑造。

5.案例名称:适配国产人工智能芯片的软件生态链构建

案例简介:

本案例在技术特色上,具有“芯片+软件”两大卡脖子技术的前沿性,硬件、软件、人工智能等知识的交叉性;在教学特色上,通过全面、系统、递进的案例实践,探索卓越工程硕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模式。该案例能够促进学生在自主可控嵌入式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提升实践创新的能力。

6.案例名称:为工业 CT 装上“火眼金睛” —— 神经网络赋能印制电路板缺陷自动诊断

案例简介:

本教学案例聚焦于航空电路板缺陷检测的全流程,通过深度剖析基于神经网络的检测技术,紧密结合“总师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以课程思政和国防铸魂为精神根基,以理论课程和工程实践为载体,以校企协同育人为抓手,依托国家级工程实验室等大平台,探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培养高层次计算机人才的教学模式。案例中详尽展示了航空电路板CT影像的增强、分割及异常检测等,旨在强化学生应用神经网络技术解决工业生产中图像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而深化对航空电路板缺陷检测全流程的理解与把握,最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7.案例名称:空间科学装备微振动抑制与精准定向

案例简介:

我国航空航天的发展已经进入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国家对于航空航天专业人才的培养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间科学装备对微振动极为敏感,而空间飞行器安装有多种扰源,如反作用飞轮、柔性部件、扫描机构等诱发的微振动问题突出,空间科学装备性能受到极大限制,其微振动主动抑制问题成为一项机械、力学、控制等多学科深度交叉的关键共性“卡脖子”技术。本项目团队以在轨空间站梦天舱时频实验中研制的超静主动隔振单元为典型案例,梳理其基础理论、技术方案和工程实践环节,通过微振动抑制与精准定向的任务分析、系统设计、关键技术攻关和地面验证实验,解析航天系统工程设计、研制与应用的全流程,引导学生从掌握基本方法过渡到提出新的方案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8.案例名称:高性能OLED 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与器件

案例简介:

电子结构可设计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OLED柔性显示技术的关键。高性能热活性延迟荧光(TADF)材料近年来连续取得基础理论突破,成为继有机荧光和磷光材料之后的第三代OLED材料。TADF材料与器件的设计及其规模化应用将使我国摆脱对进口材料的依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工程意义。本教学案例依托团队在OLED材料与器件领域的深厚学术背景和产业转化经验,重点梳理TADF材料与器件的基础理论与工程化案例。整合团队的学科资源,将OLED的前沿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形成示范性典型案例库,提升培养学生解决OLED发光显示器件与系统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支撑“柔性电子”新兴交叉学科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

9.案例名称:航宇惯性测量芯片的微纳制造实践

案例简介:

微机械陀螺和微机械加速度计等航宇惯性测量芯片是基于微电子工艺制造的微型机械芯片系统,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迫切的应用需求。本教学案例以航宇惯性测量芯片为对象,提出“设计一颗芯片、制造一颗芯片、封测一颗芯片”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学研一体”的微机电系统芯片实践教学体系,将价值近亿元的微纳制造科研平台投入教学,为研究生创新实践提供实验条件和设备保障。在此基础上,完成“芯片设计—微纳制造—传感测试”三位一体的高阶综合实践,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培养未来的芯片总师奠定基础。

10.案例名称:碳纤维树脂基复材结构成型仿真与优化:为国产大飞机“减重强体”

案例简介:

目前我国针对飞机大型复材结构成型制造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对我国机械工程、航空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案例充分彰显我校在飞机制造领域的研究特色和发挥首批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优势,以飞机中典型的大尺寸主承力复材结构为对象,重点围绕其成型制造过程中的缺陷控制难题,探索多学科融合的知识体系构建,邀请我国大型飞机研制单位的一线专家讲解复材结构成型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应用所学理论和技术来解决现场问题,形成理论学习-实践应用闭环,强化研究生多学科交叉知识储备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拟形成具有示范作用的典型案例库,为飞机领域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经验。

本次重大工程案例征集重点围绕服务关键领域和重点产业发展急需领域工程硕博士人才培养,聚焦重大工程、重大装备制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发明创造等工程实践,注重前沿性、交叉性、典型性、启发性,具有工程硕博士培养适用的深度和难度。案例教学是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推动研究生培养要素重构和流程再造的重要手段,对提升高层次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意义深远,责任重大。近年来,受到教育部和全国高校的高度关注。

学校高度重视案例教学工作,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注重发挥学科特色优势,以“总师育人文化”为引领,聚焦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强案例凝练与建设,持续推进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充分发挥案例教学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中的育人成效,着力提升研究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在全国形成了示范引领效应。

开发研究生教学案例是“双一流”建设、学科建设的重要发力点,案例教学建设情况是专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目标责任制的人才培养核心指标。接下来,学校将锚定“127”建设目标,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加强对优秀案例资源的培育、推广和应用,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涵育“总师型”高层次人才。

上一条:红宝石9999hbs哈萨克斯坦分校2023级硕士研究生开题评议工作顺利开展 下一条:研究生院召开2023-2024学年春季学期期末研究生教育教学专题推进会

关闭